Oracle近期发布了一份的调查报告,其中指出“大型企业由于缺乏有效的数据管理策略,将导致每年损失14%的收入”。如此之高的百分比引来了诸多的质疑。
这份调查的对象为333名北美企业高管,问题主要围绕数据增长和数据管理,最终得出的结论是企业被淹没在了数据海洋中,无法应对。不过,14%这个数字十分骇人;也就是说,一家资产在十亿左右的公司一年下来会损失掉一亿四千多万,而这全赖在数据管理低下头上。
美国Pund-IT公司的首席分析师Charles King说:“我认为Oracle这篇调查报告总体来讲没什么问题,但是有这么几点我还是持怀疑态度。”他认为,14%的年损失率就是其中之一,实在不得不让人提出疑问。
Oracle的行业战略副总裁Rod Johnson也表示认同——“14%的确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数字”。他虽然并没有详细解释该数字的来源,但表示各大企业已经开始重新整合背后的资源与投资。
Oracle为这份调查命名为“From Overload to Impact: An Industry Scorecard on Big Data Business Challenges”,强调了数据负荷过重的影响。King举了几个例子,说到这份报告并没有真正涉及业内定义的“大数据”,而是更加关注于目前企业存在并急需解决的那些容量日益增长的数据。由于普遍认为大数据指的是那些非结构化与半结构化数据,比如一大堆文字信息或MRI图像,King认为相较之下,Oracle报告里涉猎的范围更为笼统一些。
在调查中关于消费品垂直市场的那部分,我们看到“大型数据集”似乎已经等同于大数据。Johnson的解释是,Oracle以四个V的标准来定义大数据:容量(volume)、种类(variety)、速率(velocity)和价值(value)。他还说调查显示出企业的数据种类正在飞速增长,这也反映了IT行业对大数据的理解。
除上述发现外,调查报告还指出,38%的企业还没有合适的系统来为他们进行信息收集。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没有IT部门的协助业务管理者无法获得信息,对信息的处理能力不够以致于无法做出行为决策,信息的时效性远远不足等等;但这个问题无疑最为严重。
King说到自己并不是很理解“系统”这个词,因为大多数厂商现都将复杂的数据管理视为软件技术而非硬件。Johnson回应报告中用到了“系统”是恰当的,这样范围才更为广泛。他说:“这个词的涵盖面更宽,我们用它来代表软硬件的综合。”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
翻译
相关推荐
-
控制合约 不再畏惧Oracle
许多公司都与Oracle有无限制授权协议,他们害怕离开这个协议,所以就证明他们在使用Oracle的软件,即使因为需求单独购买部分授权许可也可能总体是省钱的。
-
如何应对Oracle EBS实施中的六个挑战?
在18个月的时间里,Vitamix启动运行了Oracle电子商务套件(E-Business Suite,EBS),而且Vitamix还对诸如Oracle ATG Web Commerce等所有页面属性进行了重新整理,并实现了全球数据中心。
-
Oracle的云产品“砸了自己脚”?
Sparc和Solaris都是Oracle云计划的一部分,但是硬件和支持人员的减少意味着本地Solaris和Sparc将变得更加稀少。
-
2017年3月数据库流行度排行榜 Oracle卫冕之路困难重重
时隔一个月,数据库市场经过一轮“洗牌”,旧的市场格局是否会被打破,曾经占巨大市场份额的企业是否可能失去优势?